00后小伙用无人机吊运竹:月赚4万 单日运输量达10吨 !

流沙 2 0

11月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一对“00后”青年与搭档创新采用无人机吊运方式运输竹子,实现单日运输量10吨,并将运输成本降至每吨180元。这一模式成功突破了山区传统运输的瓶颈。

承担本次任务的是陈文建及其团队。据陈文建介绍,他们受竹子收购商肖平委托,负责将约200吨竹子从山区运出,计划在20天内完成。

若没有无人机,这批竹子可能难以实现经济价值。这些竹子由山下多户村民种植,虽已成材多年,但因地处偏僻、运输成本高,一直未能变现,也无法进行轮作更新。直到肖平与村民谈妥收购价,并委托陈文建团队采用无人机进行吊运,才解决了这一难题。

以当前作业竹林为例:从货车可抵达处到竹林约1.5公里,全程为斜坡小路。若采用人工搬运,每根竹子重约八九十斤,一人一次搬运一根需三四十分钟。假设配备10名工人,完成200吨运输任务需耗时3个月。而使用无人机,直线距离仅300米,每趟吊运1-2根竹子,耗时仅50秒。每天工作8小时,预计1个月内即可完成全部作业。从成本角度看,无人机运输每吨可节约二三十元。

陈文建是自贡富顺本地人,曾在城市从事装修、开奶茶店等工作。2024年他返回家乡,做过“送菜下乡”的快递业务。同年七八月,他经人介绍认识了李沁林,两人一拍即合。

00后小伙用无人机吊运竹:月赚4万 单日运输量达10吨 !-第1张图片

33岁的李沁林从小热衷航空模型,曾开设航模店、担任航模老师,将大部分收入投入航模爱好中,虽被父亲调侃“不务正业”,却始终乐在其中。

几次交流后,陈文建被李沁林对航模的专注所吸引。两人了解到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如运输、播种、喷洒农药等,但在家乡仍属新鲜事物。

何不将热爱转化为事业?两人达成共识,组建团队,并于2024年考取中国民航局(CAAC)无人机驾驶员执照。

今年以来,团队已试运行多项业务,包括播撒种子、喷洒农药、吊运果实等。对于当地镇政府或村组认可的五保户、残疾老人、空巢老人,团队一律提供免费服务。据统计,自3月至今,已为近30户村民免费吊运收割的谷子、喷洒农药等。

此外,团队还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中国民航局(CAAC)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既为团队储备人才,也帮助家乡年轻人掌握新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对于“当网红”的说法,陈文建并不排斥。他认为,通过网络宣传自己的职业,获取更多业务机会是件好事。更重要的是,作为农村长大的青年,他深知农村劳动力短缺的困境。他希望将无人机技术引入农村,帮助农户减轻劳动负担、解决“家门前”的运输难题,真正为“三农”贡献力量。

00后小伙用无人机吊运竹:月赚4万 单日运输量达10吨 !-第2张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