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罕见!武汉中心城区突然出现上千只桃花水母 比恐龙还“老”2.2亿年 !

流沙 3 0

9月25日消息,据媒体综合报道,近日,武汉江汉区湖泊管理所管理人员在小南湖例行巡湖时,发现清澈的湖水里聚集着一团团白色小东西,“像一把把微缩的透明小伞,一张一合地游动”,目测有上千只。

管理人员随即用手机拍下了这奇特景象。这一发现迅速引起了江汉区水务和湖泊局、相关专家以及武汉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的关注。

第二天,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康玉辉博士赶到现场取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陈非洲研究员也专程来汉取走样品。

9月25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出具鉴定报告,确认出现在小南湖的桃花水母正是索氏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是一种古老的腔肠动物,诞生于5.5亿年前,比距今2.3亿年前的恐龙出现时间更早,是全球唯一生活在淡水中的水母类群,目前很多科学家认为它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因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水生生物的活化石”。

又因其最长存活时间仅1至2个月,所以也被很多人称作“水中大熊猫”。

全球迄今已发现桃花水母11种,包括索氏桃花水母、伊势桃花水母,以及中华桃花水母、嘉定桃花水母、秭归桃花水母、宜昌桃花水母等。它们的食物包括剑水蚤、小线虫在内的浮游动物、小蝌蚪、小鱼苗等。

一般而言,相对静态的水体、特定的25℃~32℃水温、pH值6.4左右的酸碱度,是桃花水母“开花”的前提条件。

专家认为,桃花水母的“安家落户”,验证了小南湖的水质治理有了明显成效。

本次在小南湖发现桃花水母,是武汉中心城区湖泊近20年来该物种的首次公开记录。近6年来,武汉江夏梁子湖、黄陂木兰山池塘、东西湖湿地花田等地偶有发现桃花水母。

小南湖为何突然爆发桃花水母?专家推测此次发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其来源可能是小南湖在引种水草时,无意中带来了水母的水螅体或休眠体。加上小南湖水下森林茂密,部分区域光线较暗,水体不产生过多流动,近期水温又合适,水螅体或休眠体“吃好喝好”“心情舒展”,就“开了花”。

专家介绍,除了湖北秭归的桃花水母年年有出现,多数情况下,其他地区的桃花水母出现得往往比较“随机”,目前专家还没有总结出一个明确的出现规律。

一位承担过桃花水母研究课题的专家提出,桃花水母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人们不必刻意保护它。同时,它的繁殖力不强,人们也不必刻意去控制它的数量。

太罕见!武汉中心城区突然出现上千只桃花水母 比恐龙还“老”2.2亿年 !-第1张图片


上一个iPhone Air下月发售:苹果史上最薄机型 !

下一个当前已是最新一个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