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接诊了一位因管道疏通剂灼伤的2岁患儿。
男童误将家中角落的疏通剂当作玩具,被泡沫吸引伸手触摸后引发剧烈疼痛。医护人员指出,患儿手部皮肤呈现典型化学灼伤特征,所幸经及时救治已基本恢复功能。
值得关注的是,患儿奶奶在意外发生后立即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创面约20分钟,这种规范处理有效降低了化学物质残留浓度,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经过两周专业治疗,患儿手部创面完成上皮化修复,仅遗留轻微色素沉着,未影响关节活动度。此案例暴露出家居危险品存放的重大隐患——管道疏通剂等强腐蚀性物品应存放于儿童无法触及的带锁柜体中,建议同时配备专用安全扣防止误开。
关于管道疏通剂的安全使用,专家给出重要建议:选购时应认准标明成分浓度(常见氢氧化钠等强碱性物质)的正规产品,严格遵循说明书剂量分次缓速倒入管道。
操作时必须佩戴护目镜、防腐蚀手套及口罩,禁止混合使用不同配方产品以免引发剧烈化学反应。特别提醒消费者避免使用热水加速反应,这可能导致高温碱液喷溅造成二次伤害。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