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消息,据央视报道,6月以来,天气持续炎热,连在中国最北端,东北居民都排队安装空调了。
随着我国各地高温天气的持续,一些网友质疑气温预报存在“人工压数值”的现象,例如明明40摄氏度的天却预报38摄氏度。
对此,央视记者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原气象服务首席”朱定真。
据朱定真介绍:“预报员预测得准不准,也是要评分的,预报38摄氏度,实际气温超过40摄氏度,是不得分的,我们作为预报员,一定要报得越来越准。”
但是为什么跟大家的感觉不一样?
因为气象人的观测环境和人在室外的环境是不一样的。
朱定真表示,天气预报发布气温是近地层大气环境的温度,测量标准是百叶箱离地1.5米、不受太阳光直射、通风环境下的温度。
这是世界气象组织的规范标准,全球要用同样的标准化尺度去测量气温才能进行对比。
而大家感受到的是体感温度,受到气压、风力、湿度等多重影响。
他还表示,未来我们的预报会越来越向人们的需求倾斜。
比如体感温度,不再是简单告诉大家多少度,还要包含38摄氏度和39摄氏度有什么差异,哪些领域会受到影响等。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