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今日正式发布了2025年“五一”假期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为公众揭示了假期消费背后的诸多问题。
在5月1日至5月6日这6天的监测期内,共收集到“消费维权”相关信息高达20889961条,凸显出消费维权问题的严峻性。
“五一”假期,消费需求十分旺盛,然而,一些不良现象却反复出现。宰客、毁约、虚假宣传以及消费陷阱等问题层出不穷,给消费者的假期体验带来了极大困扰。
中消协明确指出,消费失信行为犹如顽疾,难以根除。部分商家瞅准市场供需失衡的时机,肆意牟取暴利。这种行为带来的危害深远,不仅让消费者的经济利益遭受直接损害,更在无形中削弱了整个市场的信任基础。
在唯“流量”观念的驱使下,部分商家为了吸引眼球,利用节日的流量制造各种噱头。他们通过夸大产品功效、故意隐瞒关键信息等手段,对消费者进行误导,使其陷入消费误区。
此外,部分景区的服务承载能力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随着“打卡式”“特种兵式”旅游模式的兴起,假期人员流动性显著增大,热门景区所承受的压力连年激增,运营服务也逐渐跟不上节奏,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